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城市裡的野生Vintage洋裝
佐睡到自然醒店員的口袋名單
這幾天白天出門,妝在走到捷運站的途中差不多就土石流了,身上的衣服、褲子也悶的狂冒汗。
好在熱氣蒸騰的夏天還有Vintage洋裝,直接抓到夏季服裝的重點:簡單涼爽、一件到位。加上Vintage飾品、絲巾輔助,在路上就非常吸睛了,百看不膩。
這次特輯統整了不同風格的Vintage洋裝,由愛睡的同事們提供了大家平時睡飽會出沒的口袋名單,適合穿著美麗的Vintage洋裝,加上豐富的絲巾、飾品、鞋帽等配件慵懶舒適的沈浸其中。
# 01
幻猻家珈琲 Pallas Café x Vintage琉璃光收腰洋裝
幻猻家咖啡店鋪環境設定的就像昭和時代的日本咖啡廳,除了門口的自然採光外,內部以檯燈、吊燈精心營造陰翳深邃的情調,桌椅、店內擺設在暗面的烘托下更令人想細細探索。
這裡的氣質適合較為淑女的Vintage洋裝,這件透著絲光的淺綠洋裝,細緻的方領與袖子充滿氣質;收腰設計及過膝的傘狀裙襬長度符合淑女選洋裝時的考量。
薄荷綠的貝雷帽很襯下身的洋裝,金色五金鑲著中間的藍色半寶石Vintage耳環,具有名媛淑女的情調。
整體就像昭和時期講話輕聲細語的淑女一般,慢慢吃著洋食,品著咖啡香。
# 02
荒花 x Vintage花朵洋裝
獨立書店荒花,隱身在喧囂馬路旁的小巷,是同事休假時另一個不時會「蛇去」的地方。
荒花保留了老公寓細細的花窗,陳舊的木門內,一旁角落堆著燃燒殆盡的焚香與蠟燭;苔生植物以球型吊掛在陳列桌上方。
浪漫瑰麗的Vintage玫瑰花洋裝,正符合荒花店鋪內奇花異草的氣質。
荷葉狀的袖子能修飾手臂線條,兩邊的口袋適合放置剛買的怪怪貼紙或明信片
披在肩上的絲巾領更添優雅;底部為Vibram減震橡膠底的Aurora Shoes一路都耐走。
經營數年的荒花在獨立書店中選書喜好獨樹一格,黑暗的、幽默的、奇怪的、變態的、有趣的獨立刊物是這裡的首選。
# 03
万 象 x Vintage跳色洋裝
有別於幻猻家精雕細琢的昭和氛圍、荒花飄渺的藝術氣息,万象咖啡頗有玩世不恭的即興感。這是最萌的同事推薦的複合式咖啡廳,外觀就像步入朋友家中般樸實親切。
怪怪Vintage跳色洋裝鎮住了怪怪咖啡廳的氣場,無袖及棉質、多彩配色的組合格外年輕
再加上一條大大亮眼的Vintage絲巾,在頭上打個蝴蝶雙結,看起來又怪又迷人。
百穿不厭的Aurora Shoes,跟各式洋裝都相處合宜。
這個神奇的地方提供咖啡、甜點、古物、Vintage電器(有種福和橋下的感覺)。一樓吧台陳列收音機與許多錄音卡帶,二樓擺著許多老台式的古物,儼然是個微型Vintag市集。
Info
地址: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73巷10號
營業時間:周ㄧ ~ 周三 / 15:00-22:00
周五 / 09:00-22:00
周六 / 13:30-22:00
周日 / 13:00-22:00
Facebook:万 象
# 04
大橋頭 祥記純糖麻糬 x Vintage冰涼色無袖洋裝
夏天的晚上下班後,癱在椅子上的水瓶座美女同事R偶爾會蹦出這句話:「要不要去吃麻糬冰?」
讓R念念不忘的,就是寧靜的夏天夜市裡的「祥記純糖麻糬」。
大方的無袖、冰涼的淡色Vintage洋裝,適合熱情的夜市氛圍,GOOD ON貝雷帽能遮住食物味道殘留髮上;戴上Vintage珍珠耳環、領巾,在夜市還是能展現完美氣質。
選定配料後,老闆在刨冰上淋下煉乳,鋪上裹著花生粉、剪成入口大小的燒麻糬及配料,冷熱交雜的甜密滋味意外的美好(現在就很想來一碗)。
Info
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寧夏路寧夏夜市
營業時間:17:00-01:30
# 05
Vine Bar 藤蔓老屋 x 氣勢Vintage洋裝
享樂至上的同事 J 夜晚常有局,請她推薦適合我們店客人去的、氣氛好、環境好的去處,立刻就丟了好幾個名單出來(希望不要再被誤以為我們只有文青了,我們還有酒青)。
位於信義區的酒吧Vine Bar 藤蔓老屋,將老屋妝點出新舊並陳的味道。室內一邊由木板搭建出小木屋情調;另一邊則由洗鍊石灰牆帶出現代感。
酒吧昏暗的燈光適合微微露肌的Vintage洋裝,搭配稍長的裙襬,坐在高椅上極有氣勢。
垂墜感的Vintage耳環吸引著愛慕者的目光,盤著頭髮的Vintage絲巾為造型增加豐富層次。
藤蔓植物點綴在空間各角落,酒單選擇有不少調味變化,基調很適合女性飲用。
番外篇
搭配洋裝的飄逸小物—Vintage 絲巾
Vintage洋裝本身的剪裁、花色賞心悅目,單穿就豐富有氣勢。若是想要錦上添花,在素淨的臉周、肩頸裝飾Vintage絲巾及飾品就能讓整體印象華麗起來。
Vintage洋裝本身的剪裁、花色賞心悅目,單穿就豐富有氣勢。若是想要錦上添花,在素淨的臉周、肩頸裝飾Vintage絲巾及飾品就能讓整體印象華麗起來。
奧黛麗赫本曾說:「當我繫上一條絲巾時,才前所未有的感到自己如此女人,一位美麗女人。」
絲巾的用法在20世紀逐漸成形,跳脫以往長披肩與頭巾的使用方式,絲巾的折法、結法慢慢受到重視。
一戰期間,飛行員圍著白色絲綢圍巾以減少頸部的摩擦;在軍事行動中,絲綢袋被用來盛裝軍火炸藥,因絲綢在燃燒後不會留下痕跡。戰後,多餘的絲綢被製成服裝、絲巾、家飾品。
20年代現代時裝興起,許多品牌開始生產絲巾配件,追求時髦的女性們渴望擁有一條真絲圍巾,但因為成本高昂,讓女性望而卻步。
到了30年代出現合成纖維人造絲(Rayon),質感就跟真絲一樣柔軟有光澤,價格又低廉許多,女士們都負擔得起,改變了絲巾奢侈的印象。
在40年代,二戰促使更多女性走出家庭投入社會工作,他們用絲巾裝飾並保護秀髮,使絲巾也具有實用意義。
50、60年代是絲巾呈現最優雅的時期,「沒有絲巾的女人沒有未來。」伊麗莎白·泰勒(Elizabeth Taylor)這樣形容絲巾對女人的重要性。隨著設計師Christian Dior提倡的「New Look」優雅風格,Audrey Hepburn、Grace Kelly以絲巾點綴的造型成為經典,散發細緻魅力。
Grace Kelly
70年代是一個自由奔放的時代,絲巾發展出千變萬化的花色,充滿想像力的用法應運而生,而以嬉皮的包頭方式最盛行。
80年代絲巾是女性素色墊肩套裝的最佳紅花;到了90年代隨著製造業及廉價勞力的崛起,許多絲綢替代品越來越受歡迎,服裝印刷的染劑成本降低、花樣性更多,絲巾從最佳配角逐漸淡出女士衣櫥的必需品。近年服裝搭配的方式多元,絲巾再度成為具有注目性的時髦單品,廣泛的應用於髮上、頸間、腰上、手腕、包包提把、綁成上衣等...。